|
||||||
|
醫療器械進入數字化布局 差異化競爭成焦點摘要:
醫藥網4月17日訊 不過,各家從三四年前就開始提的數字化醫療,目前的落地和應用大多還停留在初級階段。數字化醫療的概念又一次燒到了醫療器械領域。
4月11日-14日,第7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CMEF)在上海舉行,今年的主題為“醫療數字化時代 ·智慧醫療”。在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與行業需求推動下,醫療這一高壁壘的產業鏈各個環節也接受著數字化的改造和沖擊。
圍繞著為醫療機構、醫院建設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包括傳統外資三巨頭“GPS”(通用、飛利浦、西門子)到“國產三巨頭”聯影、邁瑞和魚躍等廠商在內,除了花式展示不斷更新迭代、發布一年比一年多的新產品以外,更喜歡往“數字化醫療”、“人工智能”、“智能解決方案”、“精準醫療”、“大數據”、“云方案”等等概念上靠。
不過,各家從三四年前就開始提的數字化醫療,目前的落地和應用大多還停留在初級階段。
“今天大家都在談人工智能、談數字化,但事實上目前很多醫療領域的數字化,都是非傳統的醫療出身。”11日,GE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小纓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同于消費領域的數字化,醫療器械在物聯網發展上,“有橫向和縱向結合的問題,橫向靠純粹技術手段實現,比如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算法,每一個行業都可以運用,但最關鍵落地方面要有縱向的行業的專業知識。”
卡位數字化
飛利浦在今年則打出了人工智能的口號,“展現了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胸痛中心腦卒中中心、腫瘤、呼吸睡眠、監護及母嬰關愛四大專科疾病領域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在西門子醫療發布的新品中,數字化醫療也被作為其主要參展產品,包括人工智能+醫療影像、整合多學科的智能化實驗室解決方案等。
國產巨頭聯影也發布了多款智能醫學影像設備和診斷應用,更在4月11日召開了創新大會,發布跨產品線、開放的人工智能平臺uAI,聯影方面稱其“為影像與放療設備賦能,助力醫生高效、精準診療”。
GE在此次CMEF上展示16款產品,涵蓋CT、磁共振、核醫學、DXR、移動C型臂、超聲、監護以及數字化應用和解決方案。據段小纓介紹,其中7款是全球同步首發,8款由中國團隊研發并推向全球。
GE方面稱,全速數字化是GE中國三大發展戰略之一,通過機器互聯、軟件及大數據分析,推動工業互聯網在垂直工業領域的應用,以提升生產效率。具體在醫療方面,主要聚焦資產運營管理、患者臨床診斷、醫院能力建設。
“資產云管家是GE醫療在中國落地的首個數字化項目,是由GE中國團隊研發的首款基于云平臺的醫療設備管理應用。”GE醫療客戶服務部大中華區總經理于婧對記者表示,2017年6月第一個項目上線,包括浙大邵逸夫醫院等,目前全國有110家醫院使用資產云管家,所管理的設備8萬多臺,涉及GE資產規模約88億元。
推進數字化,不同層級醫院對于具體的落地有不同的難點和需求。比如三甲和大型醫院,已經在過去幾年陸續布局了自己的系統,其需求在于如何把信息和數據整合,以及有更好的臨床資產績效運營分析。
“我們認為目前對于資產云管家最大的需求是二級醫院,包括一些基層醫院。”于婧認為,這些醫院原來依賴于紙制或者人工手段,“運用資產云管家可以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把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起來。”
差異化競爭
醫療器械領域仍然是接下來的醫療行業熱點毋庸置疑。
中信建投研報稱,2016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4617 億元,近年來平均增速超過20%,高于藥品市場規模10%左右的增速。
政策東風也一直在吹。
4月10日至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海考察。李克強在華山醫院通過互聯網遠程會診系統與青海、新疆等地醫務人員對話,他強調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優質醫療資源缺乏,在繼續改善中西部地區中心醫院檢測設施的同時,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
4月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2018年)》, 將醫療設備分為甲、乙兩類,分別由中央和省級負責配置管理。
新的《目錄》中的甲類管理目錄由12個減至5個;同時將首次配置大型醫療器械納入甲類管理目錄的價格標準由500萬元人民幣調整至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新版目錄的調整直接影響著醫療機構的采購和相關企業的市場銷售。部分設備配置審批權限的下放、無需再經審批即可配置,被業內解讀為醫療機構增加配置大型設備的機遇。
醫療行業產生著大量數據積累和沉淀,醫療機構一方面對于醫療全過程的智能化有著強烈的需求,另一方面絕大多數數據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分析。如何抓住這些需求進行差異化競爭,是廠商們布局數字化的關鍵所在。
“工業領域的數據采集標準不一樣,采集完如何真正能夠轉化應用到行業是關鍵。”段小纓表示,GE在與醫療客戶合作、運營過程中,積累了資產管理、疾病精準診斷的經驗,以及通過大數據實現新的商業模式的能力提升。“和同行比,我們具有最完整的產品線。橫向和縱向以及本土化的結合,是我們進行差異化競爭的優勢。”
|
Copyright ?2015 廣東穗康醫藥有限公司
粵ICP備15022662號(粵)
-技術支持:信息管理部|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