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盒復方阿膠漿結算數十次 藥品追溯碼為何出現重復?摘要:
藥品追溯碼是藥品的“電子身份證”,今年以來,國家醫保局推動藥品追溯碼落地工作,加大對假藥、醫保“回流藥”等的查處力度。
國家醫保局11月2日發布消息,部分定點醫藥機構在售賣醫保報銷的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復方阿膠漿時,存在藥品追溯碼重復情況,一個追溯碼結算達到數十次。國家醫保局發布最新回應,目前已經基本排除企業賦碼錯誤和藥品大規模造假可能,懷疑存在空刷醫保、藥品串換等違法行為。
那么藥品追溯碼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哪些情況可能會造成藥品追溯碼重復?
藥品追溯碼通常由一系列數字、字母和(或)符號組成,是標識在藥品包裝盒顯著位置的一串特殊編碼,是每一盒藥品從生產出廠時就被賦予的唯一身份標簽。
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編碼標準處處長曹文博透露,確保每一盒藥品的流通全程可追溯對于加強藥品管理至關重要:“通過追溯碼的應用,我們藥品耗材從生產運輸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及時被監控和記錄。”
每個藥品追溯碼的唯一性,也意味著在流通過程中出現重復的藥品追溯碼,就存在假藥、“回流藥”以及藥品被串換銷售的可能。
此次國家醫保局通報存在的重復追溯碼的復方阿膠漿是OTC(非處方)藥品,屬于醫保報銷乙類藥品。目前已經發現的藥品追溯碼重復情況均發生醫保基金結算,重復情況大于等于3次的共涉及11個省份的46家醫藥機構。
東阿阿膠公司方面表示,國家醫保局公告所提及的追溯碼重復現象非公司原因,公司正在積極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工作。
根據國家醫保局發布的最新解釋,出現藥品追溯碼大規模重復,可能存在三種情形:
一是生產企業賦碼錯誤,不同的包裝上印上了同樣的追溯碼;
二是帶有正常追溯碼的藥品被反復串換,空刷醫保和回流;
三是藥品被不法分子假造,貼上了同樣的追溯碼。
目前國家醫保局已經基本排除了企業重復賦碼和大規模造假的可能性,將聚焦核查串換藥品、空刷醫保和“回流藥”的可能性,深入調查為什么同一盒藥物能夠被同一家醫院診所和藥店數十次賣給不同的參保人,或者被不同的機構反復出售。
按照部署,相關地方醫保部門正在進行核查,將于11月20日前向國家醫保局上報核查結果。國家醫保局同時要求,相關定點醫藥機構開展自查;涉及串換、銷售“回流藥”或盜刷他人醫保卡的,請主動向當地醫保部門說明情況,退回醫保資金并接受處罰。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解釋,國家醫保局下一步要調查的幾種情形均是此前藥品流通領域內發現的主要違法違規問題。其中,藥品串換銷售是指在醫保定點藥店或醫療機構中,將實際購買的藥品與醫保目錄內的藥品進行替換的行為。
而“回流藥”,則是指使用他人醫療保障憑證或參保人利用醫保報銷從定點醫藥機構購買藥品,在個人實際支付購藥費的基礎上加價銷售給藥品回收人,藥品回收人銷售給醫藥機構、診所等,醫藥機構再重新銷售給患者。
無論是藥品串換還是“回流藥”,均是騙保行為,同時也可能對用藥安全產生不利影響。通過藥品追溯碼從源頭斬斷問題藥品流通的可能,對于未來實現醫保智慧化管理非常關鍵。
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我國已歸集31.27億條藥品耗材追溯碼數據,涉及29.68萬家定點醫療機構,49.72萬家定點零售藥店。這意味著我國超60%的定點醫療機構和超99%的定點零售藥店完成了追溯碼的采集工作。預計今年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追溯碼的掃碼入庫工作。
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副司長謝章澍強調,未來醫保局將持續強化大數據監管,“下一步盡快實現全國藥品追溯碼的無碼不采、無碼不收、無碼不賦,斬斷‘回流藥’的黑色產業鏈。”
|
Copyright ?2015 廣東穗康醫藥有限公司
粵ICP備15022662號(粵)
-技術支持:信息管理部|聯系我們
|